155牧者聯署:為基督信仰的聲明
154牧師、監督及長老(二)
153牧師、監督及長老(一)
152教會按立長老的數目
151長老之職責
150新約教會長老之資格(二)長老作群羊的榜樣
149新約教會長老之資格(一)
148合神心意的長執(四)長執對傳道人
147合神心意的長執(三)長執的榜樣
146合神心意的長執(二)長執的配搭
145合神心意的長執(一)長執的資格
144豈可奪取神的物
143新歲勉言
142歲末的省思
141制度與品德
140天國為何不太平
139和平獎與和平樹
138感恩的生活藝術
137英雄與巨怪
136在祂裏面生根建造
136本土神學的創始
135宗教改革的果子
134南丘北犢
133奉獻與委身
132被騙者未必無罪
131神的以利沙在哪裏呢?
130以利亞的心志
129不能不說與趁水打劫
128真誠與內幕
127破產與免債
126愛心援手
125和為貴
124只不過一會員
123歷史的戰爭
122急速發財之鑑
121其誰崩逝
120書同文的英見真知
119盧武鉉的失足
118表現耶穌
117聖經與文字事工
116上泉與下泉
115才跟財跟材的差別
114愛心的另一面
113虐奴不如為奴
112同情與慎言
111新法煉鋼
110赫柏特的十四行詩
109有債無權
108祂不能救自己
107竊鉤與竊國
106在神面前說話
105心與信息
104富足與無求
103儉以養廉
102點燃復興之火
101新始的反思
100盼望在哪裏?
99祝文宣邁向三百
98心裏的人
97信心的腳步
96改變的開始
95生命與使命
94才幹與肯幹
93思想敬虔的奧祕
92簡未必明
91韋伯斯特與語文改革
90彌爾頓四百年誕辰
89是否不可判斷
88有感於神舟
87商品與人品
86民主與無主
85金融危機怎麼辦?
84語文的重要
83柏格理:模楷長留山巒間
82神的天平
81道德是否還有價值
80只是你不可以
79巨人的覺醒
78其爭也君子
77時代先知靜默了
76人才與器皿
75奧林匹克運動會有感
74另一能源危機
73豈止匹夫有責
72自潔或自義
71風雨過後現長虹
70蒙福之國
69異族通婚的再思
68邪教與多妻邪風
67基要派的前景
66飯碗爭奪戰
65及早醒起
64從艾可思看黑人的歷程
63真或假的信仰
62才慧與品德
61美金為何失光
60文宣興邦與喪邦
59孤獨老人的悲哀
58近代靈恩運動綜析
57與眾不同
56環境誰保?
55美國選戰壁上觀
54宗教干政的問題
53離經焉得不叛道
52信神的問題
51校園無神的結果
50達爾文陰魂不散
49僕人的畫像
48何為大國?
47新年納福
46祝福:和平與繁榮
45烏克蘭急切需要你
44天人樂歌 懼怕甚麼?
9感恩節的反思
8神要我們咬文嚼字
7網上翼報有感
6世界第一家
5品質管制與品格培育
4狄考文與中國的哈佛大學(二)
3狄考文與中國的哈佛大學(一)
2油然起敬
1奧林匹克
 牧者薦讀 91

韋伯斯特與語文改革

于中旻


  有人說:“美國與英國,有同一語文,中間有大西洋分隔。”不過,也有人說:“美國與英國語文不同,中間有共同的大西洋。”

  型鑄成美國語文的,是韋伯斯特(Noah Webster, 1758-1843)。

  美國是強大的英語國家,但英語不是美國的國語,只是主要語文。

  1758年十月十六日,韋伯斯特生在西哈特浮(West Hartford),屬康涅提克州。1774年,入耶魯大學;1776年發生了獨立戰爭,他曾短暫的在獨立軍中服役。1778年從耶魯畢業。他教了一陣子書,並於1781年通過了考試,得到律師資格。

  1782年,在紐約州歌珊(Goshen)作教員的時候,他對孩子的教科書深感不滿。以色列在埃及客居歌珊,有自己的文化;美國要獨立,有自己的國家,卻缺乏典型的文化。

文字改革的環境

  語文學者,常以為文字是“活的”,可以任其自動變革,讓人民的語文自動發展,改變,不必加以限制。但在某種情形下,官方未必不可予以輔導,甚或制訂。

  新獨立的美國,那時,僅有約60%的人使用英文,其他的人使用德文,荷蘭文,法文,瑞典文,西班牙文,另有部分黑人移民。他們所學的英文,各形各色,極不統一,不惟傳通困難,也缺乏統一的形像。如果各說各話,難免各行其是。那時,想來跟秦統一六國的情形一樣,制訂共通的文字,不僅是合宜的,也是必要的。

文字改革的工具

  秦始皇的宰相李斯,是荀卿的弟子。荀子對語文有個先進的觀念,在荀子“正名”篇中,以為是統一思想的開始。古時的“名”,現在所說的“字”。儀禮聘禮注:“名,書文也。今謂之字。”李斯承法老師,在秦統一中國後,就推行“車同轍,書同文”的法令。他親自制訂小篆,以代替籀文。“文字”合稱,也是從秦開始,到漢才趨於普遍。

  東漢時,汝南人許慎,作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字書,對於教人明白字義,頗有貢獻;因為是個人著作,不能稱“典”。到了清朝,康熙帝詔編頒康熙字典,才有“字典”一詞的用法。

  西方的字典(Dictionary),源於拉丁Dictio,意思是“說話法”。後來有Dictionarius,意思是“文字集成”,跟現在的字典才更接近。在印刷未普及前,這些只是文人的工具。

  希臘文字典,始於第一世紀。拉丁文字典,則是公元前一世紀的事。及至交通漸繁,雙語字典也應運而生,以供翻譯的需要。至於用字,則是根據語音,大概話怎麼說,就怎麼寫,並沒有絕對標準。

  在1530年,廷岱勒(William Tyndale, c.1494-1536)譯印聖經成為英文的時候,作了“用字釋義”,解釋國人不熟悉的聖經辭彙,仿佛有字典的功能。至1604年,才有考得瑞(Robert Cawdrey, 1538-?),蒐集編纂了一本洋洋三千單字的字書,叫作A Table Alphabeticall。

  以後,陸續有幾本字典問世,屬於過渡性的。那時,義大利和法國的國家學會,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字典,英國人卻瞠乎其後。

  英國大文豪約翰生(Samuel Johnson, 1709-1784),獨力完成其有名的英文字典(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於1755年出版,收有43,530字,包括118,000文例,是第一本偉大的英文字典作品,影響英國文學近二世紀。

  在1783年,韋伯斯特出版了美國拼字書(American Spelling Book),通常稱韋氏拼字書,或藍皮拼字,內容有28,000英文單字,一紙風行,成為暢銷書,歷百年之久,據估計,共售約一億冊之多;影響各地各方無數的學生,自不待言。不過,那只是牛刀小試,韋伯斯特於1800年開始,就致力於更大的理想工程。

  韋伯斯特的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於1828年出版。此美國英文字典,通稱韋氏大字典,收有約70,000字,較約翰生的英文字典多出許多,並有三四萬項定義,是在此前的任何字典所未載。那時,其作者已經七十歲了。

文字改革的規範

  韋伯斯特的立意,是要使美國英文,成為有規律的文字。

  標準規律:i與j的分別。確定不能隨意改替,如:Jesus,不再用Iesu。輪胎的tyre成為tire,可能是為了避聖經中“推羅”同字,但就與“疲倦”同文了。更似乎有些好笑的,是樓階的storey變成story;cheque成為check,不過,與查對無關,而是支票的意思。照新的規定,u與v不再互用。如:舊Svpreme Covrt,作Supreme Court。舊英國的centre,越洋改為center。

  簡約實用:重複不發音的雙母音,予以簡化。例如:甲冑的armour簡為armor,而不減其功能;顏色colour簡為color;連救主Saviour也簡為Savior;鬱火的smoulder簡為smolder等。子音簡化的:progamme成為program。在母音前字尾travelling作traveling等。

  這些字,乍以新面貌出現,有的跟傳統語源不同,會給人不自然。

  又要讀音與寫作一致,如:defence改為defense;offence當然也作為offense;文明的civilisation成為civilization等。為了同樣理由,監獄的gaol用jail代替,耕犁的plough化為plow;編列目錄的catalogue也就成catalog了。你如果看到travelog,或logbook以為是有關記錄木材,其實沒有語緣關係,是來自遊記travelogue的簡體字。

文字改革的省思

  新獨立的美國,需要標識。韋伯斯特個人的努力,正好在文字方面,提供安定和政治團結的國家形像。也許,這可以代表美國求標準化和簡單實用的精神,使美國受他的影響,並保持下去。

  今天,華人似乎面對當年美國的情形。雖說仍然使用同一傳統語文,但經過政治變革,海內外地域的分隔,有的從簡體,有的守固有文化。簡字有的很合理,如:“塵”簡為“小土”(?),“滅”簡為“覆火”(?),都於字源有據。不過,“寧”把中心去掉,簡為“宁”字,“鬱”“郁”不分,“雲”“云”混雜,“前後”與“後后”難辨,似乎不是明智之舉。

  今天政治考量不再那麼敏感,談學術不會再遭受打壓,為了增進了解傳通,學者們似乎可以坐下來,自由談論,應該考慮如何共同協議,商訂統合編製一本標準的字典,保持並促進民族的團結。

  神作事有祂一定的時候,也預備合宜的條件。聖經說:“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祂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着兒子的名分。”(加四:4-5)一般說來,這包括神為祂兒子降世,預備了羅馬的政治統一,與良好的道路系統;在文字方面,有希臘化的語文系統,這些都是為有利於傳揚福音預備的。我們盼望主的再來,豈不也應該在語文上,為主預備道路嗎?

  今年(2008)是韋伯斯特誕生二百五十年,也是韋氏字典出版一百八十年。希望我們效法韋伯斯特的精神,注重載道的語文,有效使用載道的語文。

2008年12月14日

選自:金燈臺《週中信息》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