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是名符其實的「烏」地。上年的選舉因舞弊需要重選,尤申科被下毒,使從前的俊臉變成潰瘡,政府從上到下貪污,加上蘇聯在天然氣及汽油上的禁制,使國內物價高漲……這些都表明烏克蘭所面臨的重重困境。但是,在這烏雲滿佈之地,福音的真光卻是在烏克蘭人和華人中如正午之太陽,越來越熱熾的散佈著神的愛。烏克蘭的浸信會目前已有二千多間教會,該地的牧者分享說:「傳福音及植堂正是黃金時期,不少西方差會正湧入協助。」,華人的福音事工也如烏克蘭人事工一般,正是收割及植堂的好時機。
烏克蘭約有一萬華人,分佈於五、六個城市,十年前,杜祥光牧師及他負責的機構環球宣教協會開始向烏克蘭人工作,主要是神學教育及青少年事工。數年前,杜牧師看見烏克蘭過萬華人的需要,開始了華人事工,透過與當地同工合作,在四個城市建立了教會或團契,只是杜牧師乃新加坡華僑,多年來從事英語事工,因此以華語溝通及幫助當地華語教會,在語言表達上感到吃力,為要更有效地服事當地的華人,杜牧師邀請華傳與環球宣教協會配搭事奉,幫助徵召宣教人力,前往收割熟莊稼。
奧德莎 (Odessa當地譯為傲德薩)
華傳於2005年底調派了第一對宣教士夫婦前往奧德莎(Odessa),在短短兩個月中,帶了約30人信主,因此在奧德莎舉行了第一次浸禮並設立教會。該教會現仍屬雛型,成員主要是到該地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這教會急需其他教會領顧扶助,支援該對宣教士及發展當地聖工。
奧德莎市是一個商業及旅遊中心,當地的音樂學院也是遠近聞名,因此吸引了約一千三百多名從中國前往的留學生,他們主要是學習聲樂和弦樂。剛信主的留學生,很多都在學習歌劇和弦樂,學生第一年學習俄文,然後繼續四年的基本學位,也有不少在修讀碩士及博士課程。當地三千以上的華人除留學外也有許多從事批發及零售的商人,是烏克蘭商品的集散地,而華人的生意也擴展得很大。有一台灣商人在該地開設成衣製造廠,工廠約有二千名工人,也積存有約八十萬美元的成衣貨品等待夏天來臨時在市場上推銷。
基輔(Kiev)
基輔是華人最集中的城市,約有七千華人,教會已開始數年,比其他教會有規模及成型,而且不斷有人信主,曾有百多人接受洗禮,也有不少已回國。基輔的福音對象以大學生為主,目前教會約有六、七十人,只有短期傳道人去幫助,現急需一對牧者前往牧養。這教會每個晚上在大學裡均有查經班,傳福音的機會很多,信主的比例甚高,也是向其他城市傳福音的基地。
哈爾科夫(kharkov)
哈爾科夫約有三千華人,大多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這次藉到訪舉行新春佈道會,百多位參加者,大多數從未聽聞福音的學生。這城信主的有四、五十人,只是沒有牧人,而且聚會地點離學校甚遠,因此只能以小組團契的方式維持,人數只剩下數位,暫由一位信主的碩士班學生帶領查經,流失率較高。這地方急需有教會領顧和物色宣教士前往,該團契有一個由福建來的女學生,在那兒修讀鋼琴演奏,她一面聽道一面流淚,散會後,她向我們要求儘快派宣教士到她們當中牧養。
辛菲羅泊爾(Simferopol)
這地方單是從馬來西亞來讀醫科的學生已超過一千人,另有數百位從中國來讀醫科的留學生。福音的開始是由一位美國宣教士成立了一間英語的國際教會,後來看見有中國人,便開始了中文部,目前沒有華人牧者,現透過翻譯作牧養的工作,所以需要有華人的宣教士與兩位美國宣教士配搭事奉。
烏克蘭的急切需要:
1.留學生愈來愈多。烏克蘭能吸引這麼多留學生,是因為學費較便宜,一個學生每年約需六千美元,就已足夠生活費和學費的開支,看情況,將不斷有更多的中國留學生前往。
2.教會需要有人教導唱聖詩,因為留學生們均有高水準的音樂背景,所以初信者很快就可以在音樂方面參與事奉。
3.每年八月的福音營會約有80-100參加人,需要多隊的短宣隊前往協助,擔任講員、導師、個人佈道等工作。
4.急需植堂工人及牧養的工人,而工人需要經濟的支持。各地教會可以參與領顧工場的宣教士,支持宣教工人的費用與當地教會的事工發展費用。
5.寄贈一些屬靈的書籍及器材資源給當地教會,因為烏克蘭在這方面的資源十分缺乏,可說是福音資源的荒地。
整體而言,烏克蘭在東歐舉足輕重,百姓愛好自由,也得西方國家協助,宣教士容易獲得簽証居留,不少西差會已大舉調動人力前往。該國的奧德莎、基輔、哈爾科夫和辛菲羅泊爾這四個城市都急切需要華人宣教工人前往,在那裡,學生信主快速,建立教會容易,如果加上向華商傳福音,教會不單經濟很快自立,而且教會充滿大學生的活力和佈道的熱誠,而讀音樂和讀醫科的學生將來回國後也能成為中國教會中上階層的主力信徒,從而影響中國教會的發展。
華傳的策略,是盼望儘快徵召宣教工人,甚至動員中國的宣教人力,也動員世界各地華人教會去領顧支援這地區的發展,這樣,烏克蘭將成為海外的一個重點地區,訓練好高素質的教會領袖,甚至傳道人學成回國事奉,華傳在中國的事工也能同時承接這些回歸的學者,在不同的地方倍增教會。
(作者為華傳國際總主任)
2006年6月4日
選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