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7日

為子為嗣、受苦得榮

霍健華先生 講

經文:羅馬書8:12-18

1. 順服聖靈而清債

羅馬書常用「欠債」,比喻人對福音中應有的態度。如在「無論是對希臘人和化外人、對聰明人和愚拙人,我是『欠他們的債』。」(1:4)我們本是被肉體和罪性捆綁的人,在地上生活越久,欠的債就越多。但神卻經完全饒恕和接納我們,藉着主耶穌還清了我們的罪債,更賜下寶貴的聖靈,收納我們成為神的兒女,但我們卻一生都有恩情要報,有着聖靈的引導,活出耶穌基督,我們就不應聽肉體的話。

在主禱文,主耶穌用另角度教導我們如何對待「欠債」。「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太6:12)主耶穌是說:「我們應該像神如何對待我們去對待別人。」神已經無條件地完全饒恕我們,更接納我們成為祂的兒女。所以我們也要接納和饒恕每一個願意悔改的人,像主一樣完全饒恕他們。因為只有越犯罪,就越加重這種債務。耶穌藉着浪子的比喻提醒我們:「只有明白被饒恕的恩情,才有憐憫心腸,不要像大兒子那樣冰冷。」今天的我們有否這情況嗎?我們記得是欠了誰的債?我們有聖靈的引導嗎?

2. 神的後嗣

聖經中常常提及「兒子」的身分,兒子能承繼父親的產業。當時的帝王貴族,如沒有兒子和後代,便會收納養子,以繼承其產業。在近代宣教之父威廉.克理的墓碑上表達了他蒙福的因由:「有神為父就是蒙福的人。」你有這種羨慕嗎?稱神為「阿爸!父!」是讓我們一生與神親密同行,幫助我們活出作神兒女的身分。

3. 受苦而得榮耀

保羅不傳廉價的福音,而十架路是必須受苦的。因此在羅馬書第八章下半章,保羅多次談論苦楚和嘆息。基督徒在地上有許多挑戰、苦楚,甚至逼迫。越敬虔,苦楚和挑戰可能就越大。

18節直譯的意思是:「因為我計算,現今所受的苦與將來要顯給我的榮耀無法相比的。」受苦是多而又多,彼得說:「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甚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彼前2:20)你經歷過為主行善的苦,會叫做多嗎?若太少,是甚麼原因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