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人生中都會面對各樣不同的考驗。作為基督徒或傳道人,都會在信仰上常常面對和但以理和三個朋友所面對的三個考驗相似,並真實地出現於今天我們信仰生活中。
一、世俗的考驗-腐化我們的信仰
但以理為出身貴族的先知,雖成為戰敗國的俘虜,但得到巴比倫王禮遇,與他三個同伴能在三年的時間內學習迦勒底文字語言,享用「御膳」,更可以在巴比倫入內閣做官。可是這四個人「立志不以王的膳和酒玷污自己」(但1:8),可能觸怒王而受到監禁甚至喪命。但以理立志「不以王的膳和酒玷污自己」,表明他對耶和華神的忠誠,不被富裕或權力吸引而對信仰動搖及使信仰腐化。今天,基督徒也是面對世俗化的考驗,信仰也會被腐化。我們活於一個追求物質及潮流文化的風氣。若不儆醒,思想與心靈都會被它牽引,從而使我們失去對屬靈事物的興趣,忘記主的愛和話語,放棄事奉,跟着「罪」鑽進潛意識、觀念及價值觀中,最終犯罪。聖經多處警戒我們要保守信仰的純潔,不被世俗沾污(參雅4:3-4, 羅12:2, 提後4:10及約15:19),這並不是叫我們與不信者隔絕,而是我們不屬及不應效法世界。上帝不是要我們把世界文化、潮流、學問帶進教會,相反要我們用真理批判選擇。當『現今的世代』為邪惡時,我們有否保持警戒?當信仰被世俗衝擊時,我們是抗衡還是順應?我們應怎勝過世俗化考驗?
二、困難的考驗-軟化我們的信仰
當時尼布甲尼撒王鑄立了金像之後,便為他所立的金像行開光之禮,並強迫所有在巴比倫城的各方、各國、各族的人跪拜它。凡不敬拜的人,必立時被扔入烈火的窯中(但3:2-6)。以色列人對神嚴禁拜偶像的誡命是清楚知道的,但在王強大壓力和烈火的威脅前,立場都變得糢糊、動搖、妥協。他們或是想到不同理由或藉口來原諒對上帝誡命的干犯,又或是想要保命。還有,不少人在被擄前已沾染拜偶像的習慣。如果這三個青年人面對危機時軟弱起來,他們一直所持守的信仰便會失敗。我們的人生中都必定須面對拜金像般的困難和考驗,而困難都可對人造成危機。危機中,人的信心或是更堅定,或是軟化、退後跌倒。我們會否像以色列人一樣,用似是而非的理由接受自己軟弱?我們須知道,面對困難及考驗時,不應立時作出順應和妥協,而要在困難中藉祈禱學習信靠神,讓神為我們解決,好像但以理三個朋友經歷在火窰中神與他們同在。信心是超越一切,並把我們和神結連。因此,當我們面對試驗時,不要喪志,更不可疑惑神對我們的愛,卻要在試煉中靠神得勝。
三、時間的考驗-僵化我們的信仰
但以理於但6:4-10所受的考驗,看似比第3章面對的容易,因為只要避免不做或靈活地做,便可避免了這個危機。但是,但以理仍然堅持着素常一日三次禱告的習慣,寧喪生獅口也絕不為順王命而違背上帝。但以理並不只在危急下才向神禱告,禱告就是他所重視的生活方式,並不是例行公事、習慣或責任,以致再次面對生死存亡的考驗時,對神的信心並未搖動。我們信主或許很長,亦會有素常的信仰操練。這些操練有否使我們的生命產生同樣信仰的能力?我們的生命是軟弱、容易動搖,還是在危難當中仍有信心和力量面對?在屬靈生活中漸漸習以為常,就令我們不知不覺失去活潑的悟性和感應以致心靈逐漸僵化,以致沒有屬靈的動力、沒有對主愛的活潑回應、沒有喜樂,最後引向冷淡、退後、跌倒。怎樣防止信仰的僵化?信仰不只參與宗教的活動,事奉不只關注是否有效地完成工作,而應反省事奉經歷及檢視工作是否造就生命;聽道和靈修後要有心靈空間作沉澱和認真思考,以建立有內涵的信仰。信仰亦不應局限個人層面,也要在教會關注他人需要,在職場以信仰原則處理事情,在社會中以信仰的角度看社會議題。信仰生活化,便不會使信仰僵化,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一個基督徒要常存這樣的心志,敏銳到與信仰衝突的事情,在平時一貫的事情上緊守,才能準備好自己在嚴峻考驗臨到時,仍能為信仰和真理堅定地站立而不動搖。主所要求於我們的,乃是絕對的忠心。我們雖不能避免考驗,但是我們可以靠主得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