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1日

從好撤瑪利亞人學習關顧

黎志宏先生 講

經文:路加福音第十章25-37節

為何稱為好撒瑪利亞人?他做了甚麼藉得我們學習他作關顧?撒瑪利亞人被稱為「好」,是由於他有真正愛人的行為。他的慈心不止於舌頭,而是付諸行動,無論所花的時間、錢財、勞力和危險,全是不計利害願意付出。並從整個故事過程中我們從他的行動可以學習到怎樣關懷的原則和方向。

第一點:先幫助肉身上的需要
這猶太人被強盜打得半死倒在路旁的,他當時最需要的是身體創傷的醫治,因為如果不首先作包裹傷處,經過拖延,後果可能便變份得嚴重。撤瑪利亞人不是只上前問候,或替傷者找其他人幫忙,而他助人的原則是看到這人此時此刻的需要,就是給予立時需要的幫助。

我們很多時都會遇上突然而來生活上的危機,當弟兄姊妹有困難時,我們要關顧他,便先從他們肉身上的需要開始,幫助他解決立時的困境,以行動表達出愛的關心。並不是只停留於說話上的問候和代禱。

第二點:給予其他的支援︰
撒瑪利亞人知道這時這個受傷的猶太人,雖然傷患暫時得到包裹,但繼續需要照顧和料理。他不但使這猶太人坐上自己的牲口,到客店後請店主照料。這可說是一種支援的行動。若不如此給予支援,傷者是難得痊癒,而且被留下在路邊亦會陷入另一種險況。

在現實中我們是能力有限,未必有相關知識或基本訓練。很多幫助人的事情單靠我們一個人是做不來的。在這個時候便要像撤瑪利亞人一樣,尋找其他支援,將現在有的能力就好好利用,再找別人合力幫助。我們可以透過的轉介,找合適和專業的人去處理,或透過小組動力和家員的群體關心,甚至尋找教會以外的社會資源等。這樣,我們才不會在關顧中感到無助和乏力,或也不會因獨力支撐耗盡自己的精力,更不會覺自己無能為力而放棄幫助別人。

第三點:事後關心的跟進︰
撒瑪利亞人對於這位傷者,給予立時的治療和相繼的支援的行動外,他更是一位會跟進和知道需要跟進的人,不但先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作出照顧,並且還要回來,看看這受傷的人是否已經痊愈或他還有甚麼可以幫助。若果他不回來跟進,他就不知店主是否只收了錢而不履行、照顧的工作。

換言之,此種關懷別人的心不單是包括了即時的照應、金錢和人力的支援、也需要是花時間作跟進工作,這是完整和完全的關顧行動。因為很多時需要被幫助的人是要長時間的跟進,因此,關顧要不間斷的付出。並且受助者轉變的情況會有起有跌,時常需要人在旁鼓勵和支持。或受助者堪於罪中,在改變中或改變後需要別人守望和監察。

這個好撤瑪利亞人的故事,是一個活生生的事例讓我們學習怎樣關懷別人,很多時我們可以看見很多別人的需要,但就是沒有動了慈心,因而視而不理,正如先經過的祭司和利未人一樣,「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求主幫助我們都成為好撤瑪利亞人和別人的好鄰舍。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