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3日

都巿智慧人

黎永明先生 講

經文:傳道書第11章1-6節

傳道書的體裁屬於智慧文學。所謂智慧文學不是研究如何多賺錢,考試成績更好,而是指探討人如何待人處事,人生命的意義,如何看人神的關係等。傳道書的結論就是十二章13至14節的教訓。讓我們一齊看看傳道者這段的信息對我們有甚麼啟迪?

在傳道書十一章短短6節,傳道者再三告訴我們生存在這世界,有很多事不知道:十一2“不知道有甚麼災禍臨到地上”:意即人有不測之風雲:車禍、地震、洪水、1999年的六四、1997的金融風暴、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等等可以剎那間發生,叫人防不勝防。十一5:大自然的現象人尚且不知道,何妨創造大自然的上帝之作為,人更不得而知;十一6:不知道事情的結局,所以最好就盡力去做好眼前的責任。

我們不知道將來有甚麼禍患發生(十一2)。人生在世總是有一些未知素或稱之謂災禍,不是掌握在你的手裏!我們既然今日不知明日事,明日的事,只有神知道,我們為何要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因為我們在未徹底知道神的作為前,就妄下判斷,或自暴自棄,或憤世嫉俗,都是無知,沒智慧的行動。所以傳道者提醒讀者以下幾點:

一、為將來預備
十一1、2,為甚麼傳道者要我們把糧食撒在水面,又要把糧食分給七人,或八人?第1、2節是當時中東一帶從事外貿,即飄洋過海做生意的人常用的術語。“糧食”指貨物或養生之物,“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不是把貨物撒落海,而是指要做對外貿易,不單做本地投資。

“你要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可譯作“分成七份或八份”,可以解作:將貨物運到海外時,要分成七份或八份,由七艘船或八艘船,再分七次或八次運送,即使遇到海盜或大風暴,損失一次或一艘船,還有其餘六、七次或六、七艘船,不致血本無歸。
今日不知明日事絕對不是一個理由叫我們懶懶閒,不去為明日計劃,不去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相反,我們更要仔細部署。

二、勿受現實環境的限制,守株待免
雲若滿了雨,一個白雲變成黑雲、就必會下雨;樹被風吹倒,無論向南面倒,抑或向北面倒,樹都會倒下。撒種時,最好無風。看風,就不撒種。收割時,最好有好天氣,望雲,就不去收割,若要等到天時地利人和才工作,恐怕也很困難。正因為我們不知道明天是禍是福,我們更應珍惜每一個機會。

三、接受神作工超然,非人預料。
第5、6節:風從何道來,人無法知道;胎兒的骨頭在孕婦肚裏面如何長成,人也無法知道。同樣,神的作為,我們更不得而知。既然不知道,我們更要努力作工:第6節,不知事情發展的結局,不是叫人偷懶的原因,相反,要勤力作工,早晚也不放過機會,因為這是人的責任。You do the best, God do the rest,人盡本分做到最好,神自會完成其餘的工作。

總結:傳十二13-14。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