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失了味,怎能使它再鹹呢?結果毫無用處,唯有丟在外面任人踐踏。這節可分兩部分:1.論門徒的身分:你們是地上的鹽(五13a;暗喻)。2.論失味的鹽及其的結局:如果鹽失了味,怎能使它再鹹呢?結果毫無用處,唯有丟在外面任人踐踏(五13b)。中文釋經書解釋這個比喻通常會從喻體(即鹽本身)入手,指出鹽的功能是防腐、保鮮、淨化,所以基督徒也要防止社會腐敗。
耶穌以鹽比喻門徒,它的重點是鹽失味就沒用,結果給人當作廢物,被人拋棄。甚麼是門徒的特性或特質?要回答這問題,我們得先從緊接的下文,即「世上的光」的比喻入手。現將「世上的光」這比喻(太五14-16)的結構如下:
耶穌先以「世上的光」的比喻指出門徒的身分,然後,以兩個比喻說明如何發揮這身分的功能(14b-15):城的比喻──重點是無法及不能隱藏;點燈的比喻──重點是不會及不應隱藏,而且進一步帶出照亮別人的觀念。最後,總結門徒要如光一樣,發出光輝,不把它隱藏,意即不隱藏自己的好行為,結果令別人對門徒信奉的神尊崇有加。
「世上的光」的比喻既指門徒不隱藏(意即不失去)自己的好行為,「地上的鹽」的比喻教訓門徒不失去其特性或特質,所以,這裏所指的特性或特質,順理成章是指信徒的好行為,也即義行。
按上文下理,這裏的義行應上接論福(五1-12),下啟門徒的義(五17-48),耶穌以六個相對的例子說明門徒的義如何勝過經學家和法利賽人的義。基督門徒有好行為的結果是甚麼?他們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6)。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努力讀經,但我們的讀經生活有否改變自己,包括價值觀、是非觀、道德觀等,從而影響別人對天父尊崇有加。若我們的讀經,只為讀經而讀經,忽略生命改變,讀經生活仍然有很多地方可以改善。
再思讀經生活,要問我們的讀經會否改變我們的價值觀、道德觀、是非觀,因而影響別人,不失基督徒的本色。那些價值觀包括:
1.神呼召我們做基督徒,是要我們得福,不是受禍。
2.得福的途徑:行義。基督徒若不行義,就像失味的鹽,成為垃圾、廢物,基督徒的義行要像光照射四方,不應隱藏。基督徒的義行除論福外,還有五17-48,不單字句,更有精神;而且更應像耶穌那份道德勇氣和良知,敢於批判時弊。
3.我們要兼顧今生和來世,不是兩者擇其一。